实物交割是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始终坚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。”方星海指出,初级产品是企业生产的起点,实物交割的存在,可以使期货的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最终回归到现货的供需面上。期货交易所通过对初级产品期货品种设定交割标准、质量升贴水,并合理布局交割库等,促使期货交割品的质量、安全性以及交割效率均能得到有力保障。通过期货实物交割,企业增加了额外的、稳定的购销渠道,可以实现对初级产品库存安全高效的动态管理。同时,期货交割库作为我国大宗商品商业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,还可以发挥“蓄水池”和“调节器”作用,在初级产品发生供需错配时,缓解供需矛盾,助力产业链稳健发展。
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发展定位
作为场外市场范畴的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为期货市场起到了“三培”作用:培育了品种、培育了市场、培育了投资者。同时,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不仅是一个交易场所,也是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是信息流汇聚、整合与发布的场所。它把众多影响某个品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汇聚在市场交易中心,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把这些影响因素转化为比较统一权威的价格,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相应价格信息,指导其买卖行为。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技术流、人才流在交易环节相对分离,在交割环节再次得到有机统一。市场根据交易商品区域分布,设有委托的定点仓库和合作的物流企业,为客户实物交收提供服务,逐步实现网上交易、就近交收。因此,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所采用网上交易的形式,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场外OTC市场的角色,在提升现货市场的交易效率与交易质量的同时,弥补了场内期货市场与场外现货市场难以实际对接的缺陷。
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是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中间载体,其交收率应该高于期货、低于现货。由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每年只公布交易额数据而不公布交收量,所以外界对期货交易所的交收率无法进行准确测算。那么综合交收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呢?这个要分两个方面来看,如果交收率临近100%,说明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已经没有金融属性了,已经沦为一个线上B2B电商平台;如果交收率极低,说明服务实体产业的能力还需要加强。
总体来说,国内期货交易所的交收率相对较低,主要原因是,一是客户结构以散户为主,散户没有交割动力,也无法交割;二是期货交易所场内交易的都是标准品,不能满足产业客户多样化需求;三是期货交易所的交收地点是随机匹配,这增加了交收成本;四是交收品牌无法指定,同一品种不同品牌之间存在价差;五是时间的差异,期货与现货的需求存在矛盾。
那么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如何提升“综合交收率”呢?我想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:
一是引入更多的产业型客户或者说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客户;
二是寻找有实力的核心产业客户来保障交收履约;
三是大力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,比如订单融资等,让产业客户在线上完成交割;
四是向地方政府争取税收优惠政策,让更多在线上交易的客户能享受优惠政策,降低企业成本。